关于音像出版单位不得出版图书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20:58:05   浏览:808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音像出版单位不得出版图书的通知

新闻出版署


关于音像出版单位不得出版图书的通知
 ((91)新出图字第1398号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近接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关于音像出版单位出版图书问题的请示》(陕新出图字〔1991〕第23号)。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他地方亦有反映。现通知如下:
  1、根据国务院国发(1987)65号文“除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版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出版物,违者属非法出版活动”的规定,音像单位不准出版任何公开发行的图书。如确有必要出版内部使用的非营利性的资料,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核准并发给准印证,方可印制,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和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出售,违者视为非法出版活动。准印证的发放要从严控制,对以内部使用为理由,以营利为目的的内部资料的印制要加以制止,不听劝阻者给予经济处罚。经批准内部使用的资料流入市场者,对出版、发行单位都要给予经济处罚。
  2、经批准重新登记的音像出版单位出版教学用的录像带、录音带、幻灯片,需要将文字解说和图片印成图书,随带、片发行的,应将书稿交由专业对口的图书出版社正式出版。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不含科普读物和生活用书)的录像带、录音带、幻灯片,需要随带(片)配发的图书,可按有关规定同有关的专业出版社协作出版,交由图书出版社终审终校,保证图书质量,交新华书店发行或由图书出版社自办发行。文艺带及幻灯片,如需随带(片)配书,一律不准协作出版。
  各地接到本通知后,应对音像等非图书出版单位印制图书和内部资料的情况进行检查,凡正在进行中而与本通知不相符的,应立即停止;今后如有违反,要严肃处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召开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暨表彰会的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召开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暨表彰会的通知

(2004)新出明电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新闻出版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出版工作,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使图书出版发行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促进新的繁荣,我署定于2004年2月17-18日在兰州市召开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暨表彰会。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交流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的经验,部署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的任务,讨论“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的意见”。署领导将到会做重要讲话。

  做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是今年出版工作的重点,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务必会前做好有关准备工作。要认真做好服务“三农”图书选题计划,对已列入今年年度计划的有关选题进行汇总、比较和筛选,优化选题,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组织一批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重点选题,确保年度内出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乡发行网点建设,推进乡镇发行网点建设,切实把“三农”图书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围绕上述内容会议将进行讨论,有关省局和出版、发行单位将作大会发言,交流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经验、做法。

  二、以新闻出版总署名义表彰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先进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向总署推荐先进出版单位1个,先进发行单位1至2个。总署还将对在组织出版发行“三农”图书、完善和发展覆盖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治理农村出版物市场环境和降低农村读物定价、为老少边穷地区儿童免费提供教科书做出优异成绩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予以表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推荐的先进出版单位、先进发行单位的事迹材料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有关行业协会的事迹材料,务必于2月10日前送达总署图书司。

  三、上述会议日程完成后,总署图书司将召开2004年图书选题及审读工作会议,发行司将召开有关发行网点建设工作会议。

  四、会议报到时间:2月16日报到,17-18日开会

  五、会议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六、参加人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负责人1人,图书处长、发行处长各1人,以及有关出版、发行先进单位到会典型发言的代表(届时另行通知)。

新闻出版总署
二○○四年一月二十日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陈希同,68岁,汉族,四川省安岳县人。曾任北京市市长、国务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1998年2月27日被逮捕。

辩护人:王耀庭,北京市逢时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市级高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陈希同贪污、玩忽职守一案,于1998年7月31日作出(1998)高刑初字第266号刑事判决。陈希同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陈希同任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自1991年7月至1994年11月,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22件,总计价值人民币555956.2元,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公,由个人非法占有。被告人陈希同任北京市市长期间,于1990年和1992年指使、纵容王宝森动用财政资金,在北京市八大处公园和怀柔县雁栖湖畔修建两座豪华别墅。违规建造别墅及购置设备款共计人民币3521万元。陈希同任北京市委书记后,自1993年1月至1995年2月,经常带情妇某某与王宝森等人,到两座别墅吃住享乐,两座别墅成为陈希同、王宝森享乐的场所。其间,耗用服务管理费人民币240万元,吃喝挥霍公款人民币105万元。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百九十四条、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六十九条第一款和一九七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认定陈希同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赃物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陈希同不服,以其没有占有对外交往中所收礼物的故意,未将礼物交公是为捐助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对于玩忽职守,已经以辞职承担了责任,不应再承担刑事责任为由提出上诉。陈希同的二审辩护人王耀庭提出了陈希同占有在对外交往中所收礼物的主观故意不明显,要求二审对有关证人证言加以核实;对陈希同的玩忽职守行为,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的辩护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认定上诉人陈希同贪污罪、玩忽职守罪的事实,有证人证言、物证、书证、赃物估价证明、审计说明等证据证实,足以认定。陈希同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没有按照国家规定交公,直至1995年2月,其秘书陈健涉嫌犯罪被审查,陈希同要身边工作人员清理了有关礼物后,也未向任何人说明礼物要做捐助使用,相反却让其子陈小同将部分礼物从其办公室拿走。且陈希同提出的证人,均不证实陈希同的上诉理由和二审辩护人的辩护意见。陈希同指使、纵容王宝森违规建造豪华别墅并在其中享乐,耗费公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陈希同及辩护人对此提出的“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于法无据。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陈希同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不按照国家规定交公,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已构成贪污罪;违背职责指使、纵容王宝森动用财政资金违规建造两座豪华别墅,并在其中吃住享乐,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已构成玩忽职守罪,均应依法惩处。陈希同的上诉理由及二审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陈希同的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

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16次会议讨论决定,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于1998年8月20日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