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的意见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07:06:35   浏览:944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的意见

国家经贸委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

国经贸监督[2002]564号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发[2002]13号,以下简称《通知》)充分肯定了厂务公开工作三年多来取得的明显成绩和成功经验,对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贯彻落实《通知》要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级经贸委要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深入理解《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厂务公开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严格执行厂务公开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把握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实现形式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指导,推动厂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二、贯彻《通知》要与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除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其他大中型国有企业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逐步改制为多元股东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企业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明确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规范运作。依法设立监事会的公司,其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三、贯彻《通知》要与加强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企业的重大决策问题、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职工下岗分流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必须向职工群众公开,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四、各级经贸委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企业厂务公开工作的指导。要结合经贸工作实际,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厂务公开工作。要结合贯彻《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不断总结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经验,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促进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OO二年八月一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拟公告的2011年度符合申领汽车和摩托车出口许可证企业名单公示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


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拟公告的2011年度符合申领汽车和摩托车出口许可证企业名单公示

商产出函[2010]1476号


  根据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06]629号)、《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机电发[2005]699号)和《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补充通知》(商机电发[2006]44号),现将《2011年度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2011年度符合申领摩托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和《2011年度符合申领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和全地形车企业名单》予以公示。
  请有关企业认真核对名称、海关代码、进出口经营权代码,如有异议,请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机电办)反映。各机电办应认真审核企业反映,并在公示期结束前将意见汇总上报我司。

  公示时间:2010年11月30日——2010年12月7日

  联系人:党梓育、张文俊

  联系电话:010-65198784,65197577,65197563(传真)

  电子信箱: dangziyu@mofcom.gov.cn
       zhangwenjun@mofcom.gov.cn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件1:2011年度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
http://cys.mofcom.gov.cn/accessory/201011/1291110919010.doc
  附件2:2011年度符合申领摩托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
http://cys.mofcom.gov.cn/accessory/201011/1291111018078.doc
  附件3:2011年度符合申领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和全地形车企业名单
http://cys.mofcom.gov.cn/accessory/201011/1291111074847.doc




2013年10月,笔者参加了国家法官学院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德法官交流研讨班”。来自德国15个州的法官、检察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中国法官以“少年司法”为主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笔者以为,德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过程中所展示的一些理念,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司法的归司法,社会的归社会。对中国法官提出的如何解决少年刑事司法中最棘手的审前社会调查、审理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判后执行和帮教这些方面的问题,德方表示这些工作在德国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如德国青少年福利局和大量的社会机构如社会教育学诊所来完成。少年刑事司法工作是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参与的体系性工作,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质上位于整个体系的中间环节,但中国的少年刑事司法工作一直都是由法院主导完成的。一方面这与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的缺位有关,另一方面这也是倡导法院职能延伸的“诉讼全能观”的体现。法院的核心职能是审判权,而在未成年人审判中,法院自身和外界对法院这种延伸功能的不断强化,却让法院的审判功能被压缩和弱化。对未成年人经历的社会调查、判后考察帮教、教育矫正及就学、就业安置等工作,远远超出了法院的职责和能力,而因延伸工作的开展不畅,法院常常又被责保护未成年人不力。如对外地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社会调查少、取保候审率低,对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低,未成年人再犯罪率没有明显降低等。法院角色的多重化,让法院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同时,也容忍和放任了相关职能部门的缺位和失职。让司法的归司法,社会的归社会,笔者以为,法院应当将职能限制并专注于审判权。

对于价值和利益的选择和坚守。德国柏林检察院的一名高级检察官介绍,因为有大量的犯罪行为是13岁及更低年龄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近几年在德国关于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起点下调和要求加重处罚力度的呼声很高,但是这种动议不太可能促成法律的改变,因为大多数司法界人士和学者认为,在青少年刑法中,赎罪和威慑仅处于附属地位,教育未成年罪犯才是首要目的,虽然在个案中或青少年犯罪高发的时期,这种价值取向的确无法让特定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受害者一方接受,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觉得维持现状是必要的。德国的做法无疑是对少年司法制度中最重要的“少年权利优先原则”的坚持。而中国的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则更倾向于“双向保护原则”,即对社会安全和未成年人利益的双保护。然而当两种权利发生冲突时,必然会有主次之分。司法实质上是一个利益抉择的机制,在选择某种价值和利益的同时,必然要容忍其他价值和利益的牺牲。法院的职能是通过审判定分止争,在当今中国,最接近民众的中、基层法院,可能更多的需要倾向于止争,维护个案中当事人的利益;但是就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而言,因其活动辐射面广且更接近立法层,则应强调定分的功能,因此这两级法院在行使审判权时应尽量超越个体和短期利益,将视线投向更长远、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利益。